证券时报记者 张娟娟
近日,中国挪动、宁德期间(300750)等公司接踵抛出“分成大礼包”,市集温雅度速即进步。在行情震撼期,稳当升值策略或是制胜“法宝”,高股息策略也因此更受嗜好。
可是,高股息策略也并非万无一失,投资者接纳该策略也可能产生耗费以至踩雷。
分成本应是回馈推动、提振信心的迫切技能,为何高股息公司股价仍是会下落,背后有何原因?本文将从二级市集、财务、股权、筹画景象等角度,联结股息率、分成水平,对高股息公司进行交叉分析,要点议论高股息背后可能存在的四大投资“误区”。
高股息板块易走出孤苦行情
高股息公司有很好的“安全垫”,在主张股、题材股重挫之时,当作“熊市保护神”的高股息板块,因具备较强的留意属性而轶群出众。
以高股息策略的代表——高股息策略指数和中证红利指数为统计样本,与沪深300指数年度涨跌幅进行对比。2014年至2024年(放浪3月29日)的11年间,高股息策略指数共9次跑赢沪深300指数,中证红利指数共8次跑赢沪深300指数。
2021年以来,高股息策略指数抓续跑赢市集。2023年沪深300指数跌幅朝上11%,同期高股息策略指数仅下落6.71%,中证红利指数更是逆势飞腾。
不仅是A股,群众其他市集高股息指数的进展一样独特。比如,2021年恒生指数下落14.08%,恒生高股息率指数逆势飞腾0.75%;2023年、2024年恒生指数分裂下落13.82%、2.97%,同期恒生高股息率指数跌幅相对较低。2022年,好意思股标普500指数下落19.44%,标普高股息贵族全收益指数同期仅小幅下落0.18%。
另外,伯克希尔哈撒韦此前的抓仓陈诉表露,巴菲特在2023年四季度也一样对高股息的动力公司予以高度认同,他暗示,尽管可再无邪力的使用越来越多,但他瞻望5年后石油产量将至少保抓在现在的水平。
高股息公司股价进展分化
从上述数据不错看出,高股息策略举座进展亮眼。但深究发现,并非统统高股息公司都能跑赢大盘。从中证红利指数的历史成份股分析发现,磋磨地方所属行业的进展分化显然,大跌个股占比不低。
中证红利指数的成份股有100只,每年12月会转机一次。2008年~2023年间,该指数成份股共转机16次,352家公司曾被纳入,其中有69家公司纳入2次(年),62家公司仅纳入1次;仅有建发股份(600153)、雅戈尔(600177)、宝钢股份(600019)及申能股份(600642)4家公司自2008年以来抓续入选中证红利指数成份股。
以纳入成份股后至下个转机时刻点为一个年度周期,统计2008年以来中证红利指数成份股的年度进展(下称“年度涨/跌幅”,即100只成份股统共16年的涨跌幅)。从成份股所属行业来看,信息手艺、可选花费、平方花费行业年度平均涨幅朝上20%,房地产行业进展最差,成份股年度平均跌幅接近7%;另外,公用事迹、金融行业年度平均涨幅较低。
上述352只成份股中,年度涨幅朝上30%的个股数目占比最高,朝上20%;年度进展录得下落的占比超四成,其中有三成傍边个股跌幅超10%,部分个股纳入指数后平均跌幅以至朝上50%。建发股份、雅戈尔、宝钢股份及申能股份自2008年纳入以来年度涨幅虽不高,但进展相对隆重,2008年12月于今累计涨幅均朝上100%。
自2008年以来,中证红利指数成份股所属行业踱步由集会到相对分散,材料、工业、公用事迹、房地产等行业个股数目显然下降,动力、金融行业个股数目显然上升,医疗保健、平方花费行业个股数目变化不大,一定过程响应出这些行业的周期性变化。
四大“误区”不得不防
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发现,当市集大跌时,中证红利指数跌幅显然低于高股息策略指数,尤其是2018年,高股息策略指数与沪深300指数跌幅基本颠倒,但中证红利指数跑赢沪深300指数6个百分点以上。
中证红利指数成份股是分成比较褂讪且现款股息率高的代表,中证高股息策略指数成份股是流动性好、盈利褂讪且预期股息率较高的代表。2只指数市集进展为何会出现较大差距?
数据宝对2只指数成份股从市集进展、财务等方面盘问发现,部分纳入成份股的公司股息率与其功绩、筹画褂讪性显然不匹配,抓续的高股息可能无法相沿股价褂讪飞腾或跑赢市集。若单纯追求高股息而疏远公司盈利、分成的抓续性,可能会濒临股息、老本利得王人失的风险。
因此,在进行高股息策略投资时,怎样精确识别出那些实在优质的高股息公司,以及幸免被部分光鲜的“假象”所招引,显得尤为关节。鉴于此,数据宝针对中证红利指数成份股,以及A股高股息公司的二级市集进展、财务、股权、筹画景象,以及分成抓续性进行全面分析,挖掘高股息策略可能存在的误区。
第一大误区:股息率进步源于股价下落
从股息率公式来看,股息率=每股股利(税前)/每股市价,当股利进步或股价下降,股息率都会上升。
据数据宝不统统统计,以2020年以来初次纳入中证红利指数的40只成份股来看,至少有20余家公司出现过分成金额并未增多,但同期股息率抓续上升的情形。以某某泵业、某某娜为例,公司2022年股价跌幅分裂为38%、11%傍边,2家公司当年股利与上一年抓平,但股息率却由2021年的3.58%、7.03%(期末收盘价,下同)分裂进步至2022年的6.02%、8.49%。
这一类公司股息率上升或与股价下落磋磨,个别公司即使分成金额下降,但由于股价下落,股息率反而进步。若单纯以股息率高下来选拔投资地方,昭彰是不妥的。
此类表象在港股市集也好多半,2018年至2021年,恒生高股息率指数成份股平均股息率抓续增多,但恒生高股息率指数期间累计跌幅朝上18%,2018年、2020年分裂下落10.81%、12.29%,2019年、2021年仅小幅飞腾。
第二大误区:周期过火的大手笔分成
周期性行业在周期过火可能会推出激动的分成计谋,但行业周期一朝下行,公司的盈利景象会速即恶化,以至可能不再分成。投资者若未能实时察觉,很可能在高点买入,承受深广的损失。
以2018年以来抓续纳入中证红利指数的40只成份股来看,当年净利润大增的同期激动分成,但次年净利润增幅大幅缩减以至下滑,且股价大幅下落的公司不在少数。比如,某钢铁公司2021年股息率大幅上升至9%以上,当年净利润大增近170%;但2022年、2023年功绩耗费,2022年股价下落15%以上。某钢铁公司2019年~2023年功绩增长褂讪性偏差,说合5年之内经验功绩大幅下滑、大增、下滑、耗费的情况,股息率屡次大幅朝上行业平均水平,2020年、2022年、2023年股价跌幅均朝上10%。
这些公司股价跌幅多半较大,同期的高股息显然不及以障翳股价下落形成的损失。
第三大误区:非频繁性损益占比过高
功绩褂讪增长是抓续分成的保险。一些公司分成金额看似较高,功绩也褂讪增长,但二级市集并不买账。究其原因,他们的利润并非主要来自主买卖务,扣非净利润或下滑、或耗费,这种情形对公司的可抓续发展、褂讪分成是不利的。
仍以上述40只成份股为例,统计表露,这些地方2018年~2022年的平均股息率均朝上4.5%,但它们的净利润主要来自投资收益,占净利润比例均值抓续超30%,剔除金融、钢铁行业外,其余公司股息率、投资收益占比更高。比如,福建某工业类公司2021年、2022年股息率分裂为6.62%、5.86%,其投资收益占净利润比均朝上50%,固然公司净利润抓续增多,但其2022年扣非净利润呈下滑状态。
某可选花费公司2020年~2022年股息率分裂为6.95%、7.26%、7.9%,较2019年畴昔大幅进步,其2020年净利润大幅进步,但净利润主要来自于投资收益,投资收益占净利润比值抓续朝上50%,2020年投资收益76.06亿元,归母净利润72.36亿元。值得一提的是,公司2021年、2022年净利润较2020年大幅下降,但股息率却抓续上升。
第四大误区:高欠债仍保管高分成
一些公司在高欠债的情况下,仍保管高分成以褂讪股价。可是,经济下行或业务波折时,公司可能濒临现款流垂危和偿债难的窘境,股息支付将难合计继。
从中证红利指数及高股息策略指数来看,成份股的财富欠债率多半较高,前者自2019年以来平均财富欠债率抓续朝上55%,后者抓续超40%。某钢铁公司财富欠债率抓续上升,2023年末初次朝上60%,其股息率稳居6.5%以上,但2022年、2023年净利润均下滑;某地产龙头财富欠债率稳超70%,股息率3%以上,与中证红利指数其它地产成份股比较,前者欠债率更高,但其股价自2020年至2023年,抓续4年下落,功绩波动较大。
投资者在选拔高股息股票时,应当仔细分析公司的财务景象和债务结构,幸免堕入此类误区。
除以上情形外,还有公司一边大额分成一边再融资,不外在监管从严打压之下,该表象显然有所好转。
识别高股息误区
应详尽考量关节财务主见
分成本应是回馈推动、提振投资信心的迫切技能,连年来,在计谋调换下,各大公司束缚提高分成水平。总体而言,岂论是西洋股市照旧A股,高股息策略的投资均灵验,尤其是在不祥情行情下,投资者或能在老本利得和股息投资中互相对冲。
因此,仅笔据上市公司的分成意愿与分成水平两个维度,很难甄别公司的投资价值,应通过多维度信息来判定分成传递价值信号的灵验性。
多位外资公募投资东谈主士此前暗示,在筛选适合的高股息策略投资地方时,寻找领有较强股息支付才气的、可抓续的地方,同期准确识别出高股息误区至关迫切。历史的高股息未便是畴昔的高股息,一般而言,利润率高、利润褂讪、现款流充裕、股息支付比例较低以及债务水平较低的公司的股息支付才气和可抓续性较强。